做汽车界的科技巨人。
时隔11年,94岁的瑞典汽车品牌沃尔沃IPO。在吉利体系内成长的这段时间,沃尔沃汽车实现了年销量翻番、年营收增长近3倍的逆袭。
北京时间10月29日下午3点,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旗下沃尔沃汽车赴瑞典斯德哥尔摩证券交易所IPO,交易代码为“VOLCARB”,发行价为每股53瑞典克朗。
这是20年来瑞典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上市。此次IPO预计筹集约亿瑞典克朗(合26.7亿美元)的资金。交易完成后,吉利控股仍是沃尔沃的大股东。
此次IPO募集的资金将主要用于沃尔沃汽车全面加速电动化和智能化的转型。沃尔沃汽车计划年实现全面电动化,年成为全球首个气候零负担的标杆企业。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沃尔沃汽车董事长李书福表示,吉利控股集团将继续以大股东的身份持续加大对沃尔沃汽车的研发创新投入,加强人才培养,充分发挥吉利控股集团的科技生态圈效应,推动旗下各品牌服务各自细分市场,相互尊重、协同发展、占领技术制高点,支持沃尔沃汽车的可持续发展。
“未来将进一步加大沃尔沃汽车在中国,无论是工厂还是在技术提升上,还是为消费者的出行体验的提高上,继续加大投资力度。”吉利控股集团CEO、沃尔沃汽车董事李东辉称。
如果说11年前吉利并购沃尔沃,为吉利汽车乃至中国汽车工业参与全球化竞争赢得了一张宝贵船票。那么,这一次送沃尔沃IPO将是吉利在电气化大潮中再次迈出的关键一步:与全球资本市场对接,推动吉利成为更强大的全球企业集团。
“放虎归山”的上一个10年
年3月28日,年仅14岁的中国造车新秀吉利汽车做了一件轰动中国汽车业的事情:斥资18亿美元从福特手中买下沃尔沃轿车公司%的股权以及相关资产(包括知识产权),获得了后者的品牌拥有权。
当时的沃尔沃,正处在最低谷的时期。作为一家具有83年历史积累的汽车制造商,一年在全球范围只能卖出33.5万辆车。全年营收仅有亿瑞典克朗,年亏损额高达51.9亿瑞典克朗。
这场“门第悬殊”且没有成功的先例可循的并购案,彼时并不为外界看好。但是数据表明,进入吉利体系的10年里,沃尔沃汽车实现了逆势翻盘,成长为一家立足中国、拥有全球化格局的企业。
年,沃尔沃汽车年销量翻倍至66.2万辆,年营收增长近3倍达亿瑞典克朗。今年上半年,沃尔沃汽车营业利润增长至亿瑞典克朗,利润率高达9.4%。
沃尔沃的跨越式发展得益于吉利的“放虎归山”战略——充分授权。在国际并购中,存在“七七定律”,即有70%的并购都未能实现预期的商业价值,而其中,70%的原因是并购后的文化融合失败。
吉利并购沃尔沃的企业文化不是强制融合,而是彼此独立,充分发挥各自的独特优势。吉利尊重沃尔沃原有的管理、技术创新能力及其全球运营,也不断探索实现双方深度协同的方式。双方在联合采购、联合开发、资金、物流、基础设施及人才培养方面进行协同,逐步实现从财务、生产制造到技术的全方位融合。
吉利对于沃尔沃的管理,给中国企业以及中国的企业家赢得了广泛的国际认可和尊严,是中国企业努力融入全球化的成功范例。基于这样的理念,吉利控股集团吸引了全球高端研发及管理人才,包括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的近5万名外籍员工,在集团总人数中的占比达到42%。
对吉利并购沃尔沃案有深入研究的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FelixOberholzer-Gee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吉利收购沃尔沃汽车改变了吉利汽车在市场上的竞争方式,这令吉利可以从更系统的方式来思考整个生产线或整个产品组合该如何改进。
10年间,吉利则迅速占有国际市场资源,打开国际市场空间,大幅度提高了中国汽车、吉利控股集团海外市场的占有能力。目前,吉利已经通过系列投资并购融入全球价值链体系,成为德国戴姆勒最大股东、英国路特斯控股股东、马来西亚宝腾实际运营方、英国锰铜和美国太力飞行汽车的拥有者,跻身跨国汽车集团行列。
“吉利控股集团和沃尔沃汽车携手并进的十年,是中国汽车工业勇于参与全球竞争的十年,顺应了全球经济一体化大潮。”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沃尔沃汽车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曾这样评价和沃尔沃牵手的第一个10年。
IPO后,重估吉利沃尔沃
资本市场对一家IPO公司的估值,主要看它的市场前景和天花板的高低。在全球汽车产业正在经历深刻变革的环境下,上一个10年,沃尔沃的技术积累使得吉利整个汽车的技术和品质得到了大幅的提升。
吉利通过并购和融合实现跨越式发展,逐步形成符合国际标准的工程研发和造型设计的原创能力;成立欧洲研发中心CEVT,并通过联合开发模块架构CMA、SEA,掌握了底层架构能力。
现在,拥有领克、极星、极氪等多品牌的吉利汽车,已经全面进入4.0架构造车时代,形成了包括SEA的浩瀚架构(纯电架构模块)在内的多个模块化造车平台。按照规划,到年,吉利所有产品都将基于模块化架构造车。吉利全系产品的竞争力、盈利能力和性价比也将得到明显提升。
此外,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行业对汽车制造商的估值逻辑,未来的汽车最有价值的地方在于,可以催生数据和商机的智能出行服务。
这也是沃尔沃及吉利控股集团的发展方向: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智能电动出行和能源服务科技公司,提升在新能源科技、共享出行、车联网、智能驾驶等前沿技术领域的实力,布局未来智慧立体出行生态,打造一整套未来出行解决方案。
在过去,衡量一辆汽车的更多是硬件、前驱、后驱系统这些维度。在未来,软件系统将是更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车联网(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的协同效应,将是影响未来汽车想象空间的重要方面。
在自动驾驶层面,吉利控股集团旗下研究院和沃尔沃公司都具备较强的自研实力。其中,沃尔沃汽车旗下拥有全资子公司Zenseact,自主研发自动驾驶软件。当前,沃尔沃已经与全球最大的两家移动出行服务公司——滴滴出行和优步合作,计划年起生产面向消费者的高度自动驾驶量产汽车。
在智能网联层面,吉利旗下的亿咖通科技聚焦车载芯片、智能座舱、智能驾驶、高精度地图、大数据及车联网云平台等核心技术产品,同时着力打造智能网联生态开放平台。亿咖通科技研发的吉客智能生态系统(GKUI)已经拥有超过万4G在线用户,年用户增长超过万。
不过,智能出行的布局需要更多资金的投入和更长时间的落地验证,这也是沃尔沃此次IPO的重要原因:通过引入更多元的全球资本及大量的中小投资者,吉利控股集团将更能把握电动车市场融资窗口期。
结语
过去10年,吉利汽车实现了年销量从33万辆涨至万辆的跃升,成为中国第一的本土汽车品牌。下一个10年,吉利和沃尔沃的故事将如何续写?
按照吉利控股集团CEO、沃尔沃汽车董事李东辉的说法,吉利控股将继续协同沃尔沃汽车与吉利其他品牌在研发、采购、制造、商业模式、全球市场开拓等各领域的全方位深化协同,“尊重各自资本市场上的规则,坚持商业合作和长期战略协同”。
这意味着,吉利将继续激发沃尔沃自身的内生能力,抓住电气化智能化转型的历史机遇,如虎添翼、自由驰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