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高明新闻”即可 灯--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都具有光明、吉祥的含意,在高明,灯同丁同音,有添丁之意。传统高明人,每当添丁,就会在正月摆灯酒,挂花灯。
黄燕琼话,她就是从小跟着父亲去灯圩卖灯的。高明花灯分好多种,例如泽河村八角灯、龚村剪花灯、范洲村黄龙吐珠灯等等,大型的花灯是专门为神诞,庙会扎作的,眼前的这些花灯是属于寻常百姓家。
黄燕琼不知手艺从第几代人开始,只知,爷爷黄伦开、父亲黄添林都以此为业,她从小就耳濡目染。到黄燕琼这一代,有五兄弟姐妹,以前手艺是传男不传女的,不过家中兄弟不愿意承继,老父亲为了不让手艺失传,就破例比女儿接手。老人早几年离世,留比女儿扎作手艺,还有这几把竹尺,同印模,老人讲,世代相传,尺度不能变,灯上所表现的祝福不能变。
花灯艺人黄燕琼:
三层,共24个角,代表24节令,每层八个,代表发财意思,这是满屋金钱,这是龙凤丁财兴旺,小女孩是娃女放年,因为灯代表丁,只有男女匹配才兴旺。
按高明的习俗,当年添丁的,就要在来年的正月起灯。现在高明仍有十多位花灯扎作艺人,但是大多都是古稀之年了,44岁的黄燕琼是最年轻的一个,接过了手艺,搬进了城里居住,自然扎作亦由明城的黄泥湾村转向城市。
目前,高明区博物馆已与高明区荷城街道沛明实验小学携手,组织高明花灯传承人黄燕琼女士,进校开展扎花灯培训班,参加佛山市“小手拉大手大城小工匠”、“佛山市秋色赛会”等大型活动,从而使高明扎花灯的历史文化和工艺技术得以手把手面向青少年一代进行推广教育及传承学习。
有客自然来,黄燕琼却是走了出去,这些年,她经常来到学校,社团里义务教导花灯的扎作。在教习中,黄燕琼亦在不断的调整,在古老的花灯工艺中加进小朋友们喜爱的元素,扎作出利是花灯,荷花灯、卡通灯。
年,《高明花灯》入列佛山市高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高明区博物馆制定了“保护—传承—推广”的工作方案,搭建“村、镇、区”的全方位保护传承体系,做好全区非遗保护工作。
针对《高明花灯》保护项目,高明区博物馆计划:
一、在保护项目所属的村、镇共建“项目保护基地”、组建项目管理队伍及管理经费补助等。
二、在学校、企业等设“项目研究基地”,开展历史研究、创新开发等,让社会各界共同参与项目保护传承。
三、在高明区博物馆内设“项目传承基地”,开展相关活动进行宣传推广。
记者:任家文张伟宏
图片:任家文
编辑:李静华
监制:李评
电视君精选
不做房奴!归田园居幸福感爆棚~
当一个人将种番石榴坚持了20年……会发生什么变化?
点击“阅读原文”观看更多新闻!点给电视君加鸡腿!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