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蛋白病,并不是血液病 http://www.zgbdf.net/baidianfengjiankangzixun/redianguanzhu/23248.html
随着排放法规的日益严苛,业界有个说法,在年乘用车要把油耗降到5L/百公里以内。这就意味着内燃机要实现更低的油耗和更少的碳排放。
而这两个"更"字,逼迫着传统的内燃机走上了"自我救赎"的道路。
在这条为内燃机"续命"的道路上,不同的汽车制造厂商的理解也各自不同。马自达走上了深挖内燃机"潜力",励志于通过提高发动机压缩比的道路。而丰田在混合动力领域深耕多年,反观以奔驰,奥迪为代表的欧洲汽车制造企业也有自己的"小聪明",那就是"48V微混系统"。
最近吉利博瑞GE也在大书特书自己的三缸发动机,MHEV,"48V微混系统"。反而PHEV插电混合动力版本则一笔带过,显然也是入了这个"坑"。
一时间仿佛48V就成了高科技的代名词。而吉利也看似和奔驰,奥迪在混动领域大有分庭抗礼之势。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件事。
那个"真实"的吉利博瑞GE的MHEV
吉利博瑞车型大家都熟悉,至于外观改的怎么样,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我就不过多介绍了。
其实重点想聊的就是这个车的动力系统,匹配三缸1.5T的发动机。而三缸发动机从来在静音性,抖动方面都有先天的不足。即使强如宝马,也不得不在三缸动力总成上折戟沉沙。
而MHEV车型就是在三缸发动机的基础上装配48V,轻混合动力系统。此系统就是这个车型宣传的亮点。1.3T+轻混这样的两弱相加,在动力和燃油经济性上取得大于1的效果,恐怕也有点不切实际。
什么是"48V微混系统"
想要弄清楚这个名词,我们要知道汽车上电子设备的供电电压是12V(商用柴油车除外)而这个12V的电压在汽车电子设备日益增多和功率需求逐渐变大的情况下,越来越难以满足需求。功率P=UI,在电压12不变的情况下,要想提升功率只能增大电流。
电流增大的同时,热损耗是汽车工程师不愿意看到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日常生活要用高压去输送电能的道理。而要想提高功率,提高电压是一个不错选择。考虑到60V以下是安全电压,而汽车电压波峰最多达到50多伏,显然48V是明智的。
所以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提高电压到48V是为了提升车辆电器设备的功率,功率,功率。
那这个48V和混合动力又有什么关联呢?
各位大佬不要着急,咱们慢慢絮叨絮叨,故事的情节是这样的:我们都知道混合动力是分为五种形式的P0到P4的结构,一般混合动力系统是P*+P*的结构。
其中P0是最基础的一种混合形式,简单来讲就是把汽车的发电机设计成一个双向电机,既能充当发电机为车辆的其他用电设备供电,又能当一个辅助的动力电机,通过皮带为发动机曲轴助力达到节省燃油的目的。
而12V的电压显然难以把这个BSG助力电机做的功率足够大,所以单独的P0结构的微混再加上电池组的负重对于节省油耗来说反而是鸡肋般的存在。而48V的供电电压带来的功率增益,总算有点"微混"的意思。
奔驰,奥迪的48V微混系统和吉利的究竟有什么不同?
(奔驰的"48V微混系统")
奔驰的48V微混系统可以说是"满含深意",这个助力电机被称为ISG,整合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进一步增益其助力效果。设计时除去发动机皮带对发电机的传动,缩短发动机尺寸,降低皮带传动噪音,而且随着电压的提高,在传统的的废气涡轮增压基础上再增加电子涡轮,彻底根除发动机在低转速时"涡轮迟滞"现象。
(奥迪"48V微混系统")
奥迪上的"48V微混系统"相对于奔驰落后,但奥迪应用此系统的目的也并不"单纯"。高电压使得AI主动悬架系统这个梦想照进了现实。
此系统包括四轮主动转向,主动防倾杆,提升侧碰被动安全性等核心技术。反观吉利博瑞GE只是仅仅停留在应用最基础的P0"48V微混系统",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48V微混系统"到底能省油吗?
这个系统由于助力增益过弱,并不能单独驱动车辆行驶,所以节油的强大性能以和中度或重度混动系统相媲美,所以节油的效果也无从相提并论。
我们可以简单的认为是一种加强版的"启停系统"。理论上12V的启停系统可以节油5%-7%.而实际使用时,很多用户会手动关掉启停功能,从而避免发动机频繁启动时带来的整个车身震动。
而48V微混系统理论上可以实现比普通版更低的油耗,这个有待观察。更直观的描述可以认为是汽车制造厂对内燃机多"抠出点油耗"。同时可以实现发动机滑行启停,降低发动机频繁启动时的震动。
为什么吉利"大书特书"48V微混系统的博瑞GE?
吉利博瑞GE48V微混系统MHEV车型的风头甚至盖过插电时混动车型HEV,而我们传统的认为插电式混动这样的重度混合动力车型才能和日系厂商相抗衡,做到节油和动力两不误。
其实吉利最大的考量在于成本问题,插电式混动的高额成本,必定会带来高售价,注定此款车型只会成为象征性的存在。
而48V微混车型不用改变本身车辆构架。仅仅比普通的汽油版本多出元制造成本的48V微混车型,可能盈利性会更高一些。
同时可以分摊插电式混合动力的研发制造成本。况且吉利在重混这方面功力相比国外丰田,国内比亚迪,并不具备优势。
吉利要想提升自己品牌的溢价,自然要和更高档次的对手"混为一谈"。奔驰和奥迪高端车型推出此类系统,吉利也借机"贴身而上"。而名不副实的宣传实则不是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应有的作为。
车动态总结:
在中国市场真正实现更严苛的排放法规,恐怕纯电动汽车才是未来的主流。而中度和重度混合动力车型都只是一个过渡。
何况一个小小的48V轻混系统。现阶段我们更要看到48V微混能带动像电子涡轮等等这些更深入的东西,所以吉利博瑞GE请不要把自己的微混动说的那么"理直气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