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殿疯医院在哪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8%98%E4%BA%91%E6%B6%9B/21900249?fr=aladdin
从成立之初“四个轮子加两个沙发”的造车“狂言”,到年以“优于夏利和赛欧”而命名的优利欧,再到年上市的“中国第一跑”吉利美人豹……吉利汽车发展的“上半场”,是“廉价”和“低端”的代名词。
直至年,吉利宣布开启从“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转向“造最安全、最环保、最节能的好车”的战略转型之后,特别是年收购沃尔沃汽车之时,才真正开启了“品牌向上”之路。
年,吉利汽车首次进入世界强;年,世界强排名位;近日,J.D.Power发布年国内汽车品牌影响力排名,其中吉利汽车以的得分,与长安福特并驾齐驱,并位列自主品牌首位。能够实现这样的成就,吉利的产品策略功不可没。
产品结构支持品牌升级
回顾吉利汽车的产品线历史,也曾走过一段弯路。年前后,吉利汽车开启了包含全球鹰、帝豪和英伦三大品牌在内的多品牌战略,但各品牌旗下寥寥的产品数量不足以支撑其发展,不同品牌的推广和渠道运营费用也让吉利汽车不堪重负。直至年,多品牌战略回归统一,吉利汽车产品架构才有了相对成熟的雏形——从低端到高端依次为熊猫系列、金刚系列、远景系列、帝豪系列和KC系列(后来的博系列)。
统一品牌之后,吉利开始倾注所有资源打造精品,成功推出了博瑞、博越等新品,整体销量也大幅提升,年,吉利汽车实现总销量76.58万辆,同比增长约50%。
后续发展过程中,年,熊猫停售,升级为远景X1,并入远景产品系列;年,缤系列产品上市;年,再添嘉际和星越产品;年,吉利icon上市……至此,吉利汽车产品覆盖了乘用车所有细分市场。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吉利汽车的在售车型多达23款,是产品最多的一线自主品牌。对应全新的产品线,吉利汽车产品销售区域布局也有着新的策略。在位于北京东五环的吉利汽车4S店中,记者了解到,吉利汽车旗下售价不超过8万元的远景S1和金刚等车型,均不在京销售。工作人员介绍,北京消费者更“懂车”,对车辆的高科技配置、动力系统、底盘悬架等参数颇为重视,有沃尔沃技术背书的博越、icon等车型,正符合他们的需求。而中低端车型,以高性价比做支撑,更受三四五线城市消费者青睐。
中低端产品军团作战攻城掠地
在吉利汽车的产品族谱中,帝豪与远景是中低端车型的代表。从这两款车型的市场布局,可以一窥吉利的“战法”。
作为吉利汽车旗下历史最久的车型,帝豪发展至今已经不是一款车型,而是一个拥有3款车型,动力总成涵盖1.4T、1.5T+7DCT以及1.5TMHEV轻混的家族,且在价格、颜值和配置方面形成互补——
三厢家轿帝豪领军版,售价在7万元~10万元间,主要面向四、五线城市;更大气的帝豪GL,售价在8万元~12万元间,更高的配置和更出色的动力,让它的消费者群体集中在三、四线城市;拥有掀背设计、双出排气和双色车身的帝豪GS,定位个性运动,售价与帝豪GL相近,目标客户聚焦年轻消费者。
与帝豪类似,远景也以“军团”出战车市。作为吉利汽车布局入门级市场的产品系列,远景“军团”内包含全新远景、远景X3、远景X6、远景S1等多款车型,涵盖轿车、小型SUV、跨界SUV、紧凑型SUV四个细分市场,价格区间在5万元~8万元。远景家族上市至今,累计销量已突破万辆。
中低端产品“军团化”,让吉利汽车以集体冲锋的态势,冲击不同的细分市场,形成具有差异化的作战单元。同时,以历史功勋车型为家族命名,还能令消费者高度聚焦,便于打造“金字招牌”。
车型空间从小到大,配置从高到低,动力从强到弱,从家庭轿车到运动跨界……帝豪与远景两大家族为吉利汽车编织了一张“粘性”极强的产品网。年,帝豪家族累计销售40.36万辆;远景家族累计销量达28.33万辆,是吉利产品销量最多的两个谱系。
高端产品有故事重性能
年,轿车博瑞的上市,是吉利汽车开始迈向高端市场的标志。彼时,吉利控股完成收购沃尔沃整5年。经过5年的积累和酝酿,这个中国自主品牌有了讲“洋故事”的资本——首款引入沃尔沃安全技术理念的车型,设计师是来自沃尔集团的彼得·霍布里……也担负起吉利汽车品牌向上的重要使命。
博瑞推出一年后,与其共线生产的SUV——博越亮相,造型依然由彼得·霍布里操刀,安全传承沃尔沃基因,动力有沃尔沃技术加持……就连制造过程,也发挥了沃尔沃的整合资源优势,对标沃尔沃开发质量管控体系。
仅有这些还不够,吉利汽车在技术水平提升方面正在酝酿着更大的变革。年,吉利与沃尔沃联合建立CEVT(中国汽车技术中心),着手研发CMA模块架构,模块化的架构平台,覆盖从A0级到B级车、三厢或者两厢、轿车或者SUV的开发。
年,基于CMA基础模块架构开发的领克01与沃尔沃XC40先后上市。年推出的博瑞GE,年推出的星越,也都源于此平台。在星越上市之时,吉利底气十足地喊出了“同级性能最强”的口号。
在吉利汽车品牌向上的路上,沃尔沃背书是其最大的资本,在消费者眼中,沃尔沃是选购吉利的最佳理由。吉利汽车的“洋故事”讲得动听,也颇有作用。
年初,吉利汽车推出了全新SUV——icon,上市首月的订单量就超过了2.7万辆,即便此时正处于疫情期间,这款车还是出现了一车难求的情况,并在部分地区出现加价现象。这款车也是基于BMA模块架构,在沃尔沃的技术支持下,吉利汽车的正向研发实力正不断显现。
记者手记
在车市下行的大环境下,吉利汽车年财报并不理想。年初的疫情,让吉利方面悲观地预计,年可能成为自己有史以来最艰难的一年。
但吉利汽车并未放慢脚步——今年,将推出中大型SUV豪越、概念车preface量产版,这是两款剑指合资品牌市场的车型;在新能源领域,已经独立出的新品牌“几何”也将继续发力,塑造其高端形象。而正在探讨中的吉利汽车与沃尔沃汽车的合并,一旦成功,无疑将进一步提升吉利汽车的研发水平和品牌影响力。
未来的吉利,家族化、差异化、标签化的产品策略仍会延续,让更多的消费者自动分类、对号入座。
文字:刘思藤
编辑:邓英英
排版:何鑫
审核:刘思藤肖丹
关心车消费|关心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