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吉利博越PRO(出口名称AZKARRA)正式登陆菲律宾市场,这是继缤越后吉利在菲律宾市场上市的第二款车型,据悉两驱版车型售价为菲律宾比索,搭载48V轻混系统的四驱版车型售价为菲律宾比索,换算过来,起售价格超过20万元人民币,当真豪横!
官宣,博越现已在俄白哈、中东、南美、东南亚等全球17个国家上市,赢得百万车主信赖。
其实从年开始吉利就开启了海外出口之路,一直到年,吉利开始通过兼并收购的方式改写中国品牌的全球化格局,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海外出口成绩单。官方数据显示,年吉利汽车出口销量达到5.8万辆,同比增长.6%。而年,我国自主汽车品牌的整体出口量为.4万辆,同比下滑1.6%,乘用车出口量同比下滑4.3%。也就是说,去年吉利不仅跑赢了国内车市,也收获了海外市场的甜蜜果实。
目前吉利在菲律宾市场的现状乐观,第一款上市的缤越在今年1月份已经排到细分市场第三名,单月市占率达到14.7%,可以说缤越初步积累的市场和口碑正在为博越PRO的登陆搭建桥梁。
整车出口到底有多重要,来看看传统三强的表现就知道了。以年的数据来看,德国、日本和美国位列整车出口额的前三位,分别占全球整车出口总额的18.6%、11.1和6.2%。其中,日本在年的整车出口量为万辆,占国内产量的48%,也就是说有将近一半的日本产整车出口到世界各地,而中国同期的出口量为万辆,仅占国内产量的3.6%。
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根本一点是中国品牌汽车与国际品牌汽车正面竞争的能力尚有待提升,不过最近两年我们已经看到这一情况正在有所好转。根据J.D.Power发布的年中国新车质量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品牌与国际品牌新车质量的差距正在大幅缩小,年两者之间每百万辆车问题数缩小至9分,而在年的时候这个数字是22分。
当硬实力逐渐赶上后,品牌文化积淀的“软实力”也随之凸显出来,最能论证这一点的就是名爵。
年名爵出口量达到13.9万辆,位居中国出口单一汽车品牌第一名,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名爵原本就是一个源自欧洲的品牌,其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更有利于中国制造的名爵去打开海外市场。
而对于没有海外品牌背书的土生土长的中国品牌而言,近年来也在通过多种方式实现海外市场的拓展,提升中国品牌在海外市场的影响力。
其中一条路是吉利汽车走出来的——通过买买买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实现品牌多元化。
除了在海外建立研发中心和收购工厂之外,吉利依靠资本的力量加速全球化之路。在年成功收购沃尔沃汽车后的十年,吉利汽车先后与宝腾“牵手”,收购豪华跑车品牌路特斯,收购戴姆勒公司9.69%的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吉利摸索出这条买买买之路不断提升在全球的江湖地位,并为吉利多款全球车在海外市场的开疆拓土进行原始积累。
另外一条路长城汽车走出来的——从简单出口到在海外建立自己的工厂。
长城汽车早在年就实现了出口,是第一批走出国门的中国汽车企业。20多年以来,长城汽车通过开发KD工厂、设立销售子公司等形式不断完善其在国际市场的发展,产品出口的国家和地区已经超过60个,累计出口量已经超过60万辆。但是长城汽车并不满足于此。年,长城汽车在俄罗斯建立中国品牌首个海外全工艺工厂——图拉工厂,并在俄罗斯上市了全球车哈弗F7。年,长城汽车出口整车6.54万辆,同比增长44.93%,海外市场营业总收入55.22亿元,同比劲增66.61%,其中俄罗斯市场营收超过14亿元。
年,长城汽车又将海外市场的矛头瞄准了印度,不仅买下了通用在印度的塔里冈工厂,还高调参加了第15届印度德里国际车展,甚至还在德里车展上全球首发了概念车哈弗ConceptH,以及在印度市场首发了Vision,如此大动作不仅在印度市场引起轰动,更让国际汽车市场对中国车企刮目相看。
吉利、长城之外,还有一个品牌的全球车之路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