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集团创始人李书福内部讲话曝光洞见实

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在整个企业文化中起着支配的地位。企业精神是企业的灵魂。企业家使经济资源的效率由低转高,企业家精神就是不断创造社会价值,提升社会效率,实现企业经济价值,同时实现社会价值。

在中国汽车界,吉利集团与李书福是一个独特的存在。

他的独特,不仅在于发言大胆并具有轰动性。比如:“轿车是什么?不就是四个轮子,几个沙发,加上一个铁壳吗。”他的独特,更在于白手起家。在进入汽车领域之前,李书福已历经5次创业转产,而且近乎每一次创业都取得了漂亮成绩。他的独特,是以一个持续创业者的无畏和一个理想主义者的执着,不断刷新着中国民企的传奇。

最初在人们眼中并不被看好的吉利,如今旗下已拥有吉利汽车、沃尔沃汽车、吉利新能源商用车、吉利集团(新业务)、铭泰集团5大子集团,在全球范围内管理吉利、领克、宝腾、路特斯、沃尔沃、远程商用车等多个汽车品牌;年中国造的沃尔沃汽车出口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1月,吉利汽车销量辆,同比增长 0%;海外出口辆,同比增长约%,迎来新年销量开门红。

李书福为什么会成功?也许正是因为他的独特吧!这份独特里包含了李书福义无反顾且脚踏实地扛起自主创新的大旗,包含了用超前的眼光不断整合全球资源。

2月20日,在吉利迎来创业35年周年之际,李书福敞开心扉,与员工进行了主题为《实事求是,守正出奇》的线上线下分享和交流。吉利持续的发展和创新,为中国企业家树立了典范。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其讲话。

洞见一:人类和平与世界稳定面临巨大挑战。

世界好像一座斜拉桥,各种力量相互作用、相互牵制、相互推拉、相互对立、相互组合,形成了矛盾的整体。大家都在相互寻找战略平衡,共同维护彼此关切,尽力保证世界和平稳定。这种矛盾的平衡构成了人类社会走向更加美好明天的基础,我称之为“斜拉桥”。如何保证斜拉桥的长期稳定,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如果大家信息对称,沟通到位,“桥梁结构”不受严重破坏,相互照顾彼此关切,那么人类社会和平事业的力量就会大发展。反之,世界就会失去平衡,“斜拉桥”可能瞬间垮塌,世界格局将会因此发生巨大改变。今天的世界正处于和平与战争的十字路口,需要各方共同努力,继续推进世界和平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与四十年前相比,今天的世界和平指数大幅度下降,大国冲突暗流涌动,主导权争夺不断加剧,和平环境出现明显恶化,各国之间相互信任程度不如从前。局部战争时有发生,军备竞赛正在加速,可能发生的战场重心正在向亚太转移。虽然世界和平与人类安全面临巨大挑战, 、科技战、人才战、价值战等等各种摩擦不断叠加,但爆发全面战争的条件还没有完全形成,和平与发展仍然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洞见二: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有利于世界和平,为中国争取发展机遇期提供稳定性框架。

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有利于世界和平事业更好发展。理由很多,突出的有以下两点:

一、正视历史,了解自己,了解世界,照顾彼此关切。

中国变化太快,人们心里难以接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均GDP从美元到年突破1万美元;中国GDP总值占全球比重从1.75%到年的17%;中美GDP差距从15.7倍到年的1.4倍,中国的变化不仅体现在经济数据层面,同时还体现在其它方面,比如高铁、高速公路、通讯、教育、国防科技等领域。中国人从缺衣少食到丰衣足食;从闭关锁国到开放自信,外汇储备从1.67亿美元到年的3.22万亿美元,从曾经被人贬为“东亚病夫”到奥运 大国等等,这些快速的变化在短短四十年内打破了原来的全球战略平衡,改变了原有的世界经济结构,尤其是打破了人们原有的心理平衡。许多人不知所措,有些人难以接受,导致心态失衡,这样的巨大心里落差很难在短时间内调整过来,这是引发各种矛盾与冲突的最直接因素。有一位西方的朋友告诉我,西方世界说中国不遵守贸易规则,不尊重知识产权,一个最直接的理由是:“中国的发展速度为什么会这么快?原因是什么?来自现在中国官方的解释他们不完全认同。他们说,如果中国也遵守贸易规则,也尊重知识产权,就不可能比西方的发展速度更快,中国人虽然聪明勤劳,但西方人也一样聪明勤劳,为什么中国的发展速度比西方快呢?”他们的核心逻辑就是中国不讲规矩,走了捷径,抄了近路。相比这几十年中国而言,西方发达经济体确实没有持续当年的优越性,人们生活水平也没有明显提高,相当一部分人日子过得不容易。经济总量没有相应提升,制造业转移非常严重,发展后劲面临挑战。说实话,这一轮全球化对西方经济体而言,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而中国的效果超越了预期。因此,他们感到失望,这是客观事实,也是正常人的正常反应,我们应该认同这个事实并表示理解。

二、坦诚面对,主动出牌,为各利益相关方实现互利共赢提供有效解决方案。

由于以上这些因素的存在,中国企业融入西方世界的难度不断加大,以低成本产品出口发达国家为主体的外向型经济面临空前挑战,中国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为了保证中国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做强做大国内经济是一个重要选项,与此同时,继续保持与西方发达经济体的友好互动,继续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实现部分产能转移,扩大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市场份额,这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又一个重要引擎。这些举措的实施,形成了国内经济大循环,国内国际经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就能减少与发达国家进一步升级贸易摩擦的机会,直接做大全球经济总量,有利于发达国家经济复苏,增加发达国家就业机会。在经济全球化遇到困难与挑战的关键历史时期,新发展格局更好地彰显了照顾彼此关切,实现互利共赢理念,为全球经济再平衡注入新的活力。此外,通过国内经济大循环战略的落地,中国经济体越做越大,对外吸引力也会越来越强,再结合国内国际双循环举措,把中国的市场进一步向世界开放,把世界的资源进一步地循环到中国来,中国市场与世界市场通过双循环战略的持续推进,相互促进,不断实现结构调整,在动态循环中实现各方再平衡,中国与世界将会因此而变得更加相互依赖、更友好共存。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英明之处在于尽 可能地减少对外市场依赖,尽 可能地促进贸易平衡,尽 可能地为世界各国企业提供中国商机,客观上为全球经济再平衡产生积极影响,通过市场重心的调整实现各国利益再平衡,消除各方心理障碍,推动可持续的内外循环不断发展,降低战略冲突紧张程度,为世界和平事业做出贡献。不言而喻,中国也会因此而更好地发展。当然理想很美好,现实却充满挑战,国内经济大循环,也不会一帆风顺,如何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如何保护知识产权,提高创新软环境竞争力,如何实现全面依法治国,如何做大国内经济总量,真正实现国内经济大循环,所有这一切都是大课题,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洞见三:科技自由探索,产业跨界融合,为人类梦想提供更广阔空间,成就无限可能。

科技自由与产业跨界是开创人类商业梦想的又一个催化剂,今天我们面对的是科技无限畅想,产业自由跨界,商业灵活变革的伟大时代,充满梦想的神奇明天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创造,我们必须跨越行业边界,探索科技自由,打开脑洞心门,开放无穷想象,挖掘一切可能,成就商业梦想。成功就在梦想的旁边,没有梦想永远不可能有成功,仅仅有梦想而又没有为此而努力奋斗也很难有成功的到来。企业生死沉浮是市场经济的常态,天时地利人和是企业成败的重要外部因素。因为改革开放才有中国民营经济的产生与发展,这就是重要的天时;因为中国才有今天吉利的发展,这就是地利;因为有各界各级领导的支持帮助,这就是人和。过去几十年,有不少企业靠运气成功,买几套房子就能获利,买一片土地就能升值,只要胆大敢融资、敢投入就能成功,因为那是短缺经济时代,加上人口红利,中国经济一路奔腾,像潮起潮涌,海平面自动向上提升,任何人只要在大海游泳都会自动被海水高高举起,有投入就有产出,有产品就有市场,在那个年代,用这种方法参与竞争,傻子也能成功。这一次全球疫情期间,也有不少企业因为世界各国大量印钞,资本急于寻求短期回报,资本市场成了资本空转套利的直通车,资本根本没有经过产业消化而直接空转,扭曲了资本市场的功能配置。出现这些荒谬的现象,是全球疫情期间的又一个奇观。有些企业估值飙升,大量融资,这也是天时。但是完全靠运气而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只有随时了解行业变化,及时研究应对方案,更快适应趋势规律,不断修正发展战略,始终不忘打基础、练内功,才是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内涵。潮起总有潮落时,疫情也不会永远给资本市场注入流动性,我们必须明白,天时、地利、人和也有时效性。今天的世界既法网恢恢、残酷无情,又含情脉脉、充满社会关怀。所谓的残酷无情,不知大家是否有所感受,我们可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lisx.com/jlxm/1245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