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利连续三年大幅下滑,吉利汽车问题出在哪

伯虎点睛:被汽车耽误的吉利汽车。

唐伯虎

吉利做事的时候,别人很难猜透它想干什么。

最近,吉利控股集团和瑞士的一个基金会在无锡经开区设立了吉利区块链创新应用中心,CEO李东辉说,这是吉利在前沿科技领域的一次探索。

在汽车主业奠定行业根基后,吉利控股集团已经涉足了卫星、手机、教育、金融等领域。当边缘性业务占据吉利的视野,拥有潜力的汽车品牌独立发展,吉利的根基正从吉利汽车上转移。

拾起电池

3月23日中午,吉利汽车发布了年年度报告,收盘微涨0.68%。

不过,这天吉利汽车的股价高开,上午涨幅一度接近6%,可见市场对吉利汽车这一年的业绩有几分犹豫。

年,吉利汽车收入破千亿达到.1亿,同比增长10.3%。这也是年来,吉利汽车第二次营收超过千亿。

按照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年,中国汽车类零售额达到4.4万亿元,同比增长7.6%。吉利汽车超过了行业平均水平。

根据财报,吉利汽车收入的主要来源来自销售汽车及相关服务,达到了亿元,占总营收的86.3%,但增速只有4.6%。

显而易见,销售汽车及相关服务获得的收入已经趋缓,低于总营收增速。反而是那占比不足14%的业务板块,成了吉利汽车这次财报的亮点。

年,汽车零部件为吉利汽车提供了88亿的营收,研发及相关技术支持服务、知识产权分别获得.4%、.4%的收入增速。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吉利汽车通过销售电池包和相关零部件实现了在电池领域收入的从无到有。

众所周知,国内的三大自主民营车企,走的路有一些差异。

比亚迪除了车卖得不错,还是世界第二大手机代工厂,在动力电池市场份额上也排的上名号。

长城汽车奉行多元的汽车品牌策略,用来攻占细分人群,但是长城也在动力电池上投下重注,其成立的动力电池公司蜂巢能源正筹备上市,而且意图从重卡切入的氢能近日也遇到了政策利好。

吉利汽车是唯一一家对“多品牌”至死不渝,把钱集中花在了收购上的,这也导致了吉利汽车在电池上没什么声量。

所以这次通过电池创造近6亿的营收,可视为一种可喜的变化。根据财报,年7月,吉利汽车与欣旺达旗下全资子公司、浙江吉润合资成立吉利欣旺达,从事开发、生产及销售混合动力电池电芯、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综上,吉利汽车年营收的增长不在于销售汽车,而在于提供汽车零部件、技术服务等获得的高增长,尤其电池板块收入的从无到有,进一步丰富了吉利汽车的营收结构。

但此份财报发布后,摩根大通、交银国际、瑞信、美银证券等部分机构都下调了吉利汽车的目标价。吉利汽车栽在哪了呢?

三重隐忧

年,吉利汽车实现汽车销量.8万辆,连续5年破百万,同时连续5年蝉联中国品牌乘用车年度销量冠军。

但看似风光的背后,隐忧已经浮现。

首先是销量出现了增长停滞甚至下滑迹象。

年,吉利汽车的销量增速不足1%。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吉利在国内市场的销量下跌3%至.3万辆,之所以能拉回到去年的销量水平,是通过在国外市场的增长弥补的。

而过去一年,比亚迪销售70万辆,同比大涨75.4%;长城汽车销售万辆,同比增长15.2%。按照这个趋势下去,吉利汽车这一年的销量冠军位置不保。

其次是盈利能力。

过去3年,吉利汽车的净利润已经连续三年大幅度下滑,从最高的.7亿到了去年的43.5亿。年一年的降幅就达到21.9%。

按照亿的汽车销量和服务收入计算,吉利的汽车单价是6.6万元,而按照该43.5亿的净利润计算,吉利每卖掉一辆车赚.6元。

这种低利可以从吉利汽车的高端品牌领克得以一窥。

年,领克销售了22万辆,增长26%。但这款定位高端的汽车品牌,售价在20万的门槛上艰难爬坡,过去几年净利率一直在2%到3%之间,这比小米手机承诺的硬件综合净利率不超过5%还低。

第三,就是新能源车比例不足。

吉利汽车(集团)旗下有吉利汽车、领克、几何、宝腾四个品牌。除了几何汽车都是纯电车型外,其它品牌都采用了诸如混动、插电混动、燃油等动力。

但几何汽车销量一直低迷,年累计销量只有2.9万。贡献销量数据的主要还是吉利汽车品牌下的“中国星”系列、帝豪、博越、缤越等车型,过去一年的占了总销量的一半多。

只不过吉利汽车品牌的新能源车型很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lisx.com/jlxm/1279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