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比增长近%,这是个什么概念的速度?子弹?火箭?还是UFO?
这是吉利汽车11月份销量增长速度。
一边是消费者排队买车,一边是吉利汽车两度调高销量目标,更莫说股票翻翻式的上涨,吉利式增长成为了今年汽车圈的一道风景。年度目标上调一次已属罕有,两次上调真真属于破天荒的罕见,可以想象的是吉利4S店内人头攒动的场景。
在中国品牌中,吉利汽车11月销量突破10万大关,达到台,同比增幅99%,最关键的是所有中国品牌当中,只有吉利是不偏科的好学生,帝豪为代表的轿车军团全面开花、勇居中国品牌轿车销量第一,成为与合资品牌在轿车领域抗衡的中国品牌第一车。
在B级车市场,博瑞一枝独秀,成为中国品牌B级第一车,与迈腾、雅阁、凯美瑞同台竞技。当然销量在B级车市场也属于出类拔萃。
而博越为代表的SUV军团,也是创造了中国品牌SUV销量奇迹,因为对于吉利品质的认可,消费者竟然愿意等待三月提车,这在博越之前,绝无仅有。这也创造了中国品牌SUV的奇迹。
国内汽车市场目前竞争激烈,各品牌商为攻城略地使出浑身解数。就像《琅琊榜》中太子、誉王、靖王争取皇位的厮杀,在竞争白热化的当下,吉利汽车凭什么能够持续热销?
以往可以说是价格之争,但吉利通过博瑞、博越突破十五万价格天花板,关键是这样情况下消费者还是愿意排队提车。
现象背后,吉利汽车“造每个人的精品车”策略成功,更是用品质收获了用户一大片。
日前,小编有幸与孙杨(没错,是世界游泳冠军孙杨)一起来到博越的生产基地之——春晓基地,寻找吉利大法的秘密。据说,孙杨给朋友提车也是要排队的。
春晓基地年7月份建设完成,整个基地设计产能达到20万台,目前生产博越和博瑞两款车。这次参观工厂,吉利只讲了一个核心“标准”。这个标准,被简单的归纳为四个1。
这是什么内功心法这么厉害,大家来感受下。
小编依次走访了了四大车间,似乎窥探到了一些什么,讲与你听:
吉利人最自豪的事情:为了高品质,我们可以不计成本,冲压采用的是成本更高的、多1轴的7轴ABB机器人,用吉利员工
孙杨的话就是:介个机器人好像变形金刚啊。车身制造综合误差方面,吉利执行的是比行业标准更严苛的“1mm工程”,直接看齐豪华品牌;涂装温差能够控制在1度内,这也是高于行业4倍的更高标准;总装厉害了,一张电子标签包含车辆所有零配件信息,方便纠错严格把关品质。
还有一个细节,不得不说。孙杨与媒体一起检测一块(培训用)有瑕疵的冲压件,没有经过培训的普通人最多只能挑出20%,而吉利老司机用手一摸,瞬间可以找出全部瑕疵点。
总的来说,内功心法不是一日练成的。但是有目标、有努力、有付出、有严苛的标准、有严格的执行力就有收获。
在年度C-NCAP第三批安全碰撞结果中,吉利博越依靠完善的被动安全系统荣获58.2分的优异成绩,刷新了版C-NCAP标准实施以来SUV碰撞的记录。而吉利旗下帝豪GL帝豪在业内更是首次公开直播碰撞试验……
这背后,是吉利赤裸裸的实力保证和品牌自信。
高品质的基因来自高标准,来自“工匠精神”的精打细磨,正因此,吉利汽车才在各产品层面,都达到高水平高标准,推动自身热销、供不应求。据透露,随着吉利汽车宝鸡基地的投产、春晓基地的技术改造的支持,博越12月销量更有望突破2万大关。在国内汽车市场风云变幻之下,吉利今年销售表现大幅优于预期,以致于先后两次调高年销目标。
探访完春晓基地,小编算是领略到到了中国一流汽车工厂的先进。注入沃尔沃基因之后,吉利汽车从设计理念、到研发落地、再到制造工艺的吸收消化,成功实现了吉利汽车整体品质的提升,最关键的是,在战略上回归一个吉利,使得消费者对于吉利品牌的认知进一步加深,形成了整体合力。
如果说消费者是精明的,我们能从吉利汽车大跨步式的销量增长中看出一二,那投资者更是擦亮了眼睛,自今年以来吉利汽车股价一路上扬,从1月的3块多最高涨到了9块多港币,而年内整体涨幅更是高达%,资本的眼睛相当雪亮。
这些成绩的背后,吉利汽车在年交出了一张堪称完美的答卷,正更是吉利汽车为代表的中国品牌的成功,不光实现销量的突破,更深刻的意义是让中国消费者重新审视了中国品牌的造车水平。这对于中国品牌的整体上行,走向海外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有关这次探访春晓基地的活动情况,大家可以点击视频感受一下。
陈波帆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