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青春痘医院 http://pf.39.net/bdfyy/zjft/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在中国品牌汽车市场较量中,一定绕不开的就是长安和吉利。
自年长安凭借轿车、SUV和MPV三大产品阵营全面开花获得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冠军起,连续三年都牢牢站稳“自主一哥”的宝座。但是从年开始,长安的败北也目送吉利一口气连下“四城”成为新的霸主。但从刚刚公布的4月份销量数据看,长安不仅超越吉利,同比增幅更是高达56.4%,而吉利却出现了5%的同比下滑。按照这样的趋势我们不禁要思索,年“自主一哥”是否会再次易主。
长安万达成:全线发力,有望重回巅峰
4月份,长安汽车集团累计销量突破20万辆,其中长安系中国品牌汽车销量达到辆同比增长39%,长安系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达到辆,同比增长56.4%。
在具体的车型表现中,长安CS75系列、逸动系列、CS55系列依旧是长安销量前三甲,4月销量分别达到了:辆、辆、辆;高端产品序列UNI同样表现得可圈可点,UNI-K月销辆,延续这上市不到一年时间破十万辆的战绩,新上市的UNI-T在这个月也实现了辆的销量,上市两月成功破万。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长安商转乘的战略下欧尚本月销量达到了辆,同比增幅高达75.3%;欧尚品牌今年前四月累计销量为辆,同比增长83.2%。显然,欧尚已经成为长安汽车的一支强有力的奇兵,也是诸多商转乘品牌中最成功的一个。
长安汽车全面开花的表现,一度又让人看到了-巅峰时候的身影,当时从轿车到SUV个细分市场以及到MPV中,长安均出现月销破万的明星车型。相比当时一条腿走路的长城和两条腿走路的吉利,只有长安发展最为均衡最为健康。
就在昨天,长安汽车迎来新的里程碑,旗下中国品牌正式迎来第万辆下线。从年进入民用汽车领域,到年第万辆中国品牌汽车下线,长安汽车用了17年;从第万辆到年第0万辆中国品牌汽车交付用户,用了13年;而从0万辆到年第万辆中国品牌汽车下线,长安汽车仅仅用了7年时间。
而这7年时间,正是长安登顶“自主一哥”的峰峰开端。尽管在最近几年里长安经历转型的阵痛,但是从年下半年以CS75plus推出的信号,长安汽车就开始了整体的复苏。年长安自主品牌乘用车同比增幅高达20.6%,成为中国汽车市场一道靓丽的风景。今年一季度,长安中国品牌乘用车的累计销量达到了36万辆,已经超出吉利汽车3万辆之多。
吉利下滑5%:产品革新阵痛,领克有意强拉
相比长安汽车的士气高涨,卫冕冠军吉利的市场表现则略显尴尬。4月份,吉利共计售出新车331辆,不仅比长安中国品牌乘用车有着辆的差距,同时相比对手高达56.4%的增长率,吉利只收获了一个5%的负增长。即便紧随其后的长城汽车在4月份遭遇芯片和坦克产能受限的影响之下依然实现了同比14%的增幅,从此处也可以看出“自主一哥”吉利当前的销量表现难以服众。
值得注意的是,在吉利汽车官方的产销快报中,并未像往常一样按照车型公布销售数据,只是笼统的表示轿车、SUV和MPV销量分别为辆,辆和辆,这也从侧面可以反映出多数车型的表现不会太好。比如吉利当前的MPV车型只有嘉际一款,辆的成绩已经走至退市的边缘了;此外,去年年底上市的星瑞可以推算出4月份的实际销量应该为辆,显然是较3月份有着大幅度的下滑。
当然吉利也不是就一败涂地了,因为旗下的高端品牌领克的表现可圈可点。4月份,领克全系销量为辆,较上个月增长了近辆,增幅高达87%。和同时期诞生的WEY和星途两个新生高端品牌相比,领克一直保持着市场上扬的趋势,这也是吉利这些年多品牌布局之下值得称赞的地方。
从前四个月表现看,吉利汽车累计销量为辆,仅完成全年辆万辆销量目标的28%,这意味着要在剩余的8个月内需要月均销量达到13.7万辆左右才能完成剩余的万辆目标,需要相比4月环比增长30%以上,按照目前的状态,完成希望相当的渺茫。
要知道,吉利已经连续两年将年度目标进行了下调,这也透露出吉利已经步入市场增长的瓶颈,并且在当前吉利拥有一大票的品牌中,除了领克之外依然还是只有帝豪、博越两大产品系列为其贡献销量,这显然也是急需破解的增长难题。
写在最后:
不可否认,吉利当前也正处于产品换代企业转型的关键期,包括与沃尔沃技术整合以来推出的星瑞和星越L等产品陆续上市,领克07、领克09等旗舰产品即将亮相,以及还有刚刚诞生的极氪品牌……吉利实际上正在紧锣密鼓的重构产品和技术,所以当前市场销量下滑是转型的必然阵痛。相比之下,长安当前也并非一帆风顺,毕竟在大势所趋的新能源版块长安始终慢一拍。究竟谁能问鼎“自主一哥”,目前依然还留有悬念。
车舆传媒——行业领先的媒体矩阵:[车舆]聚焦行业、洞察车市[新能源观察]市场分析、专为新能源而生[Misscar]用车选车、有趣有料的汽车脱口秀栏目[小軴]为车主提供用车生活、出行交流的互动平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