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销量高涨153倍,力帆又可以了重庆

力帆集团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这家公司是我国的老牌车企,其创始人尹明善更是一位传奇人物,年过半百开始创业,在72岁成为“重庆首富”。然而由于经营不善加上公司内部原因,导致资不抵债最终只能宣布破产重组。

在破产之后这家车企被吉利汽车所收购,在收购后的半年时间里汽车销量暴涨倍,如今已经“起死回生”。这不禁让人产生疑问,吉利汽车的创始人李书福到底用什么方式让这个已经破产的车企“起死回生”呢?说到这里,我们这位“重庆首富”需要好好谢谢李书福了。

一、力帆集团深陷泥淖

尹明善的一生十分坎坷,他在少年时期因为地主的身份被赶到了乡下失去了原本富足的生活,在青年时期学习成绩优异的他本应顺利地进入大学读书,但因为“特殊时代”面临长达20年的牢狱之灾。即便是这样的经历他也没有自暴自弃,将书本作为支撑自己的动力。

在狱中尹明善通过不断学习掌握了外语知识,而这也让他在出狱后获得了一份英语老师的工作。在年他放弃了教师这一“铁饭碗”开始创业进入图书市场,在获得一定资本之后他又拿着自己赚到手的钱一头扎进了当时发展正盛的摩托车市场当中。

此时的尹明善已经54岁,他发现中国的摩托车需求量逐年攀升,但是中国的发动机生产厂家却一片空白。于是他便开始自己研发摩托车发动机,从各个厂家购买发动机零件进行组装。尹明善生产的摩托车发动机物美价廉,很快占领了国内的发动机市场。

在年尹明善的发动机让他获得了万元的利润,随着企业越做越大,在年尹明善也将公司正式更名为“力帆”。此时的力帆集团年收入达到了18亿元,而尹明善也以5.2亿人民币的资产成为了“重庆首富”。

然而让力帆集团彻底陷入泥淖主要就是因为力帆集团转型失败,在年我国的摩托车产业已经趋于饱和,于是尹明善便开始进入汽车制造领域。然而由于缺乏创新、没有核心技术,加上公司高层人员不断变动最终在年负债高达.75亿濒临破产。在年8月力帆申请破产重组,没过几个月吉利汽车就作为“白衣骑士”拯救了力帆破产的结局。

二、吉利支持起死回生

虽说力帆集团在技术方面相对较为落后,但是其完整的产业链体系、广泛的销售渠道和成熟的产业工人让他仍具备一定的影响力。吉利汽车之所以会收购力帆集团,也正是看中了力帆的这一优势。

吉利汽车先是对力帆集团的资产进行了评估,在年力帆集团的资产总值为38.4亿元,而债务则达到了.75亿元。在这之后吉利集团便用债转股的方式,帮助力帆集团偿还债务。如今吉利汽车以70%以上的股份成为了力帆集团的实际控制人。

在完成收购之后,吉利汽车便对力帆进行了全面的打造,先是将公司内部的管理人员进行调整,后又将力帆汔车的业务彻底换代。吉利将会导入新技术、新业态打造智能换电新能源汽车,并且将原有的生产线全部更换为新能源汽车生产线,主要打造大众车型以及中高端车型。

如今吉利联手力帆推出了新的新能源汽车枫叶80V,并且目前已经在计划建设换电站,预计在年重庆、济南、杭州等地将会建设成座换电站。如果单凭力帆集团的实力,想要达到这样的成就是非常困难的。

“重庆首富”尹明善需要感谢吉利的创始人李书福,正是在吉利的帮助下力帆集团“起死回生”保留了下来。但是就在签署收购协议的那一刻力帆集团就已经“改名换姓”,随着时间推移未来人们或许将会逐渐忘记力帆这一品牌。

结语

尹明善在早期的时候凭借精准的商业眼光先后在图书行业和摩托车行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摩托车市场衰退的时候虽然也及时进行了转型,但是由于没有核心技术最终导致其破产,不禁让人感叹“廉颇老矣”。

吉利汽车作为“白衣骑士”让力帆集团这家老牌车企“起死回生”,这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忘记这家企业、忘记尹明善的故事。

那么你对于吉利汽车收购力帆集团的事有什么样的看法呢?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文章观点仅供参考,所涉及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对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lisx.com/jlyj/1303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