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不时都有朋友来咨询买车有什么建议,一般我会首先推荐日系丰田、本田、日产的一些车型,一般是从造车品质、油耗低、保养省心、保值率高等角度来一一细说。
如果购车预算有限,又得拿得出台面,广汽、吉利、荣威这三个自主品牌是我推荐的第二梯队。我会温馨地提醒,这些品牌造车品质可以放心,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小问题在所难免,而且如果很快会发横财要换车,这些品牌的二手车保值率相对较低。
经常会听到的一个反馈是:日本车皮薄,不安全。曾经我会搬出吸能车身、GOA车身等等安全理念,但是往往都很难掰得回来,所以一旦朋友有这个观感,我会从一开始就放弃解释说明,让他们买大众车系。
与时俱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现下购买电动汽车已经是一个现实可能的选择了。车型更加丰富、续航里程更长,国家大力在完善充电桩布局,都让电动汽车的使用更加便利。
没有人会怀疑年电动汽车市场会呈现爆发式增长。双积分等政策引导之下,各大车企都将陆续推出电动汽车,轿车、SUV、MPV各种车型,低端、中端、高端各个级别,都将陆续被电动汽车占领。
作为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头部企业,广汽和吉利近几年的发展是一帆风顺。有沃尔沃的背书,吉利在轿车和SUV均衡化发展,高端品牌领克正在创造中国自主品牌的奇迹。
广汽有本田和丰田一脉相承的精益生产理念,实现了轿车、SUV、MPV的完整布局,GA8、GS8、GM8高端车系更是突破了中国自主品牌的价格天花板。
年伊始,广汽和吉利的战线就已经燃烧到了纯电动轿车市场。从年开始,自主品牌纯电动轿车不再仅仅是比亚迪和上汽荣威的天下,而是地处华南的比亚迪和广汽新和地处华东的上汽和吉利之间的四分天下之争。
广汽集团独立设立了广汽新能源公司,建造了智能化的电动汽车专属工厂,20万产能的工厂已经建设完成,首款纯电动轿车AionS已经发布,并将于第二季度正式上市,第二款车将是大五座全铝SUV——AionX,随后按照每年两款车的速度完善布局。
吉利集团将规划设立新能源销售公司,对标特斯拉Model3的GE11已经展开了全球征名活动,在申报图之后,各种高端设计的细节图片逐渐浮出水面,全新设计的专属车标更是让人耳目一新。
不管是个性化的设计,还是奢华的内饰,最终在印上了厂家LOGO之后,一切都得靠品牌和价钱说话。广汽和吉利这两款全新纯电动轿车都还未公布售价,我们先来看看比亚迪纯电动轿车的售价作为参考。
自有电池产业链是比亚迪价格优势的所在,一个车型燃油、插电混动和纯电动三个动力版本,更是让价格优势得到最大的体现。什么纯电动专属平台、什么全铝车身、什么低风阻,似乎都不在比亚迪考虑之中。
比亚迪的全新轿车担当——秦Pro,燃油版本7.98万至11.98万,插电混动版本14.99万至17.69万(补贴后),纯电动版本16.99万至18.99万(补贴后,NEDC综合续航km)。
从传统燃油车的品牌和市场定位上,广汽高于吉利,吉利高于比亚迪,但是在全新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不管是外观和内饰设计,还是硬件配置上面,广汽和吉利说有跨越式的突破,市场也无法全然认同。
网约车已经逐渐成为比亚迪秦EV、吉利帝豪EV和荣威Ei6的天下;北汽、奇瑞、江淮的低端纯电动汽车则是分时租赁汽车市场的主力车型;特斯拉Model3中国地区的交付日程正在不断提前,第二季度开始将会更加频繁地在路上看到这辆豪华纯电动汽车。
在首款纯电动SUVGE之后,广汽为AionS这款基于全新第二代电动汽车专属平台GEP开发而来的纯电动轿车打造了专属工厂,25HOURS体验中心,超过多项的定制化选择,从选购、制造、交付全流程可视化,在制造工艺上传统,在营销上更具新思维。
为打造不同的品牌建设营销方式和客户体验,吉利即将为新能源汽车设立全新的品牌和公司。对标Model3的GE11将基于帝豪EV相同的FE电动汽车平台打造。与沃尔沃联合开发的PMA纯电动模块架构,将在年之前向市场推出三款全新的电动汽车。
在动力系统方面,两家车企都与电池独角兽宁德时代建立了电池合资公司。不同的是,广汽与宁德时代的合资项目投资超过40亿,广汽时代和时代广汽两个合作项目涵盖了动力电池和电控系统研发和制造。
吉利与宁德时代的合资项目投资仅仅为10亿,合作内容也仅限于动力电池。在此之外,吉利全资收购了LG南京工厂的设备和制造技术知识产权后,旗下公司浙江衡远将生产LG锂电技术的动力电池。动力电池系统、电控等产品则由吉利子公司威睿负责。
在外观设计方面,诚然每个人的审美观是不一样的,一款设计惊艳的汽车,有人会说好看,也有人会说不好看。反过来每个人对于美的感觉都是类似的,大家都会对一款设计好看的车说好看,对一款设计不堪的车说丑,毕竟好看的就是好看的,丑的就是丑的。
延续广汽和吉利近几年对于汽车美好设计感知,AionS和GE11这两款车都属于好看的范畴。正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唯一要选择的就是看你喜欢哪一款。
广汽AionS将推出面向个人零售市场和网约出租车公共市场两种外观,前者将沿用传统燃油车的非封闭式前脸设计,后者采用时下新能源汽车流行的封闭式外观。我们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