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世界分享有味、有料、有趣的汽车资讯和高端生活美学,启发高尚车生活。
今日午间,吉利汽车(.HK)今日午间就价格及成交量异常波动发布了一则澄清公告。公告称,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及其集团董事会注意到最近本公司股票价格上升和成交量增加,经过相关合理查询,集团董事会确认并不知悉价格及成交量变动的原因。同时,公告指出,董事会亦注意到最近一篇新闻报道文章指母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收购了Daimler AG(戴姆勒股份公司)之一份权益。
吉利汽车澄清并申明,吉利汽车控股并非该收购之订约方,且就该收购而言并无与吉利控股合作。在遵照《上市规则》,且为考虑吉利汽车及其股东的整体利益,吉利并不排除将来寻求与吉利控股及戴姆勒股份公司潜在合作机会之可能性。
吉利的一盘大棋
实际上,戴姆勒只是吉利谋划的一盘大棋上的一颗棋子。同时在吉利视野范围内的项目出了戴姆勒外,还包括捷豹路虎和FCA。
正如外媒此前对于吉利有意向收购FCA的报道,李书福正在构建一个联盟。而后两者的收购与戴姆勒相比,推进并没有那么顺利。显然包括长城、广汽在内的国内竞逐者,为捷豹路虎和FCA带来了“选择困难症”。
捷豹路虎本身是塔塔的现金奶牛,这家印度车企希望通过出售捷豹路虎获得更高的回报,这本身也为出售筑起更高门槛。同时,捷豹路虎国内的另一伙伴奇瑞,也成为捷豹路虎方面在完成交易时,需要考量的因素。
而FCA旗下最优质的资产Jeep是长城和广汽争夺的对象,吉利虽然表示的极大兴趣,但还需要在竞争中提出更为优厚的条件。
从亚洲市场到欧洲市场,从乘用车到商用车,从地面到天上,从大众化品牌到豪华品牌,吉利的触角在不断延伸。
李书福在接受寰球汽车采访时提到,他预测未来传统汽车行业只有两三家企业能活下来,所以必须合作。这一观点恰恰与菲亚特克莱斯勒的CEO马尔乔内不谋而合。
被戏称为“求偶狂魔”的马尔乔内这些年一直在为菲克找合作伙伴,他的观点就是“只有通过结盟才能在未来的汽车行业中幸存下来”,他甚至曾经大胆的预测,未来全球只会留下一家美国车企、一家德国车企和一个欧美中日大联盟。
而这个欧美中日大联盟的盟主,可能并不是马尔乔内本人,从目前资本触角来看,很有可能是李书福。
李书福现在的野心,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未雨绸缪,而接下来我们还会看到更多的车企和科技公司以收购或联盟的形式展开合作。
戴姆勒在中国版图将如何变局?
戴姆勒联手吉利,其在中国本土的发展势必会有大变化。
去年7月,戴姆勒与北汽集团签署了新的框架协议,双方将共同投资50亿元人民币,在北京奔驰建立纯电动车生产基地及动力电池工厂,生产梅赛德斯-奔驰品牌的纯电动车。
在外界关心的新能源合作领域,年戴姆勒就与中国的电动车“一哥”比亚迪合资建立了腾势电动车,并且在去年双方决定分别为腾势增资5亿元助其发展。
除此之外,戴姆勒与“老伙计”——北汽也进行了相关合作。去年7月,戴姆勒与北汽集团签署了新的框架协议,双方将共同投资50亿元人民币,在北京奔驰建立纯电动车生产基地及动力电池工厂,生产梅赛德斯-奔驰品牌的纯电动车。
吉利入股之后,戴姆勒如何平衡与北汽、比亚迪以及吉利之间微妙的“三角关系”将成为一大看点。
有消息称,奔驰可能与吉利在武汉成立一家生产新能源汽车的合资工厂。事实上,在大众与江淮,福特与众泰、东风与雷诺-日产以及宝马与长城之后,吉利与奔驰的新能源合资公司肯定已让外界有了更多期待。
廉价品牌起家的吉利,正逐步摆脱“低端”的形象;当多数中国车企仍然走低端品牌时,李书福早就瞄准了产品升级、品牌升级。
如今的吉利已今非昔比,从沃尔沃到领克,从宝腾到奔驰,从中国到东南亚,从亚洲到欧美,李书福的吉利帝国的全球化汽车集团已崭露头角。
更
多
精
彩
请猛戳右边
ID
qicheshijie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复方木尼孜其颗粒作用ios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