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家上市车企一季度账本出炉营收利润齐

白癜风治疗医院 http://www.kstejiao.com/m/

得益于疫情防控工作的积极落实,国内汽车销量在年第四季度“翘尾效应”明显,而这一良好势头也延续至年开年。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1~3月,国内汽车市场销量为.4万辆,同比增长75.6%。与年第一季度相比,今年第一季度的销量同比增长1.8%。

图片来源:摄图网

国内车市环境的快速回暖也让大部分上市车企的年第一季度财报颇具亮点。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不完全统计,已披露年第一季度财报的21家国内上市车企中,超半数营业收入达10亿元以上,18家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呈现正增长。营收、利润的双增长成为上市整车企业一季度业绩的主旋律。

但由于大宗材料涨价及芯片供应紧张所带来的成本压力,上汽集团(.SH)、广汽集团(.SH)、比亚迪(.SZ)、长城汽车(.SH)等多家车企的毛利率有所下滑。

即便如此,随着汽车产业智能网联化、电动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各车企的相关研发投入也在不断攀升。其中,上汽集团和比亚迪年第一季度研发费用均超过10亿元。

超半数整车企业一季度营收过10亿

车市“开门红”背后,大多数车企在营收、利润表现方面也取得长足进步。据中汽协整理的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年一季度,国内汽车制造业完成营业收入同比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达到.7亿元,同比增长71.5%。而受同期基数较低影响,汽车制造业年一季度利润同比也呈现大幅增长,累计实现利润.8亿元,同比增长8.4倍。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已披露年第一季度财报的21家国内整车企业中,超半数营业收入达10亿元以上,18家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呈现正增长。其中,上汽集团、比亚迪、长安汽车(.SZ)、长城汽车、广汽集团、福田汽车(.SH)、江淮汽车(.SH)、一汽解放(.SZ)8家整车企业在年第一季度均实现营收及利润的双增长。

“汽车行业年第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速达.32%。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连续第4个季度正增长,在未来汽车产销持续复苏的预期下,预计行业整体经营将持续改善。”渤海证券在研究报告中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在自主板块方面,长安汽车年第一季度销量增长明显。财报显示,长安汽车自主车型年第一季度销量为36万辆,成功超越吉利汽车(.HK)、长城汽车位列自主品牌车型销量榜首。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张建摄(资料图)

在商用车领域,重组上市不到一年时间的一汽解放成绩亮眼。财报显示,年第一季度,一汽解放累计销售整车19.1万辆,同比增长76.8%,实现营业收入亿元,同比增长57.8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88亿元,同比增长.51%。

一汽解放方面预计,年国内中、重卡市场总需求量有望达到万辆,未来几年的竞争将带来行业整合。另外,由于今年7月1日实施“国六”排放标准,预计上半年重卡需求将好于下半年。

原材料涨价致多家车企毛利率下滑

与低基数下各项业绩的同比大幅增长不同,包括上汽集团、广汽集团、比亚迪、长城汽车等多家车企在一季度出现了营收、销量上涨,但毛利率下滑的现象。以长城汽车为例,其财报显示,年第一季度长城汽车销量为33.88万辆,同比增长.37%,但毛利率环比下降3.13%至15.13%。

东莞证券在相关研究报告中表示,长城汽车年第一季度整体毛利率环比下降的原因,一方面或是毛利率相对较低的纯电动车型欧拉的销量占比提升所致,另一方面或是由于大宗材料涨价及芯片供应紧张所带来的成本压力。长城汽车财报显示,其欧拉品牌年第一季度销量为3.07万辆,同比增长.15%,约占长城汽车第一季度总销量的9%。

相同现象也出现在比亚迪财报中。其财报显示,年第一季度比亚迪汽车业务营收同比增长.31%,其同期毛利率却同比减少5.06个百分点至12.60%,环比减少3.99%。“毛利率明显下降主要因为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营业成本增加。”比亚迪在财报中表示。

图片来源:摄图网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年4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数据,4月,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6.8%,而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则同比上涨9.0%,环比上涨1.3%。其中,与汽车制造业紧密相关的铁、钢等黑色金属原料类购进价格同比上涨20.2%,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的购进价格则同比增长23.3%。

“在截至今年3月的过去一年里,汽车原材料价格已上涨83%。而这些部件通常占汽车制造成本的10%左右。”摩根大通分析师表示,大宗商品的价格飙升意味着原本一辆售价4万美元的汽车,如今需涨价8.3%才能抵消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影响。

但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全国乘用车GAIN价格指数走势》显示,年2月国内整体市场价格变化指数为1.53,市场成交均价15.51万,较上月下跌元。终端价格走势与原材料价格趋势的“背道而驰”,或意味着车企整体毛利率恢复正增长仍需时日。

研发投入普遍提升

随着汽车行业智能网联化、电动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各车企的相关研发投入也在不断攀升。

财报显示,上汽集团和比亚迪年第一季度研发费用均超过10亿元,其中,上汽集团年第一季度研发投入费用为34.18亿元,同比上涨10.61%,成为同期研发投入最高的整车企业之一。另外,包括长城汽车、广汽集团、东风汽车(.SH)等企业的研发投入同比也呈现大幅提升。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资料图

招商证券方面表示,在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方面,上汽英飞凌已实现第七代IGBT量产,其成本较进口产品大幅下降;型燃料电池电堆和系统研发快速推进,型燃料电池技术已在公司多款商用车产品上实现应用,并已获得公司以外多家企业的订单。随着上汽集团着力推动自主品牌核心能力建设,其有望打开新的成长空间。

此外,长安汽车和长城汽车年第一季度研发支出分别为7.10亿元和9.08亿元,同比增长1.99%和48.56%。

值得一提的是,新势力车企对相关技术的研发工作也颇为重视。财报显示,年第一季度净亏损额达4.51亿元的蔚来(NIO),仍保持了高达6.87亿元的研发费用支出。此前蔚来方面曾表示“年要将50亿元研发经费全部花完”。对于年第一季度的研发支出,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表示:“从数字角度来讲一季度研发投入并不是特别高,随着ET7量产工作接近,加上蔚来并行开发的产品数量非常多,从二季度开始会看到研发费用的显著增加。”

而年第一季度新车交付量为1.33万辆的小鹏汽车(XPEV),其研发费用已超越广汽集团、江淮汽车、东风汽车等传统车企。财报显示,小鹏汽车年第一季度的研发费用为5.35亿元,较去年同期的3.11亿元增加72%,较年第四季度的4.6亿元增加16%。

本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lisx.com/jlby/1293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