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记分享买Smart图个ldquo

吉利汽车不仅是自主品牌的销量一哥,近几年的收购能力也无人能比,前后十年间,吉利先后将沃尔沃、宝腾、路特斯纳入旗下,去年还成为德国戴姆勒最大单一股东。

最近,吉利又开启了“买买买”模式。3月27日,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Times)消息称,吉利和戴姆勒正在洽谈收购smart一半股权的事宜。

据知情人士称,梅赛德斯-奔驰的所有者戴姆勒即将达成协议,将旗下小型车品牌smart的50%股权出售给中国吉利。交易或将在4月上海车展之前确认。

有朋友可能会好奇,smart到底是个什么车?

smart成立于90年代,当时是由德国汽车品牌梅赛德斯-奔驰(Mercedes-benz)和瑞士手表巨头斯沃琪(Swatch)联手打造的小车。smart品牌名字中的s代表斯沃琪,m代表梅赛德斯-奔驰,art是艺术的意思。

随后,梅赛德斯-奔驰收购了斯沃琪所占的那部分股权,smart成为奔驰旗下的子品牌。由于和奔驰的这层关系,smart到了国内被人们“小奔驰”,颇受潮男潮女、文艺青年们欢迎。

戴姆勒为什么要卖smart?

smart的CEO就说了,smart品牌要赚钱,年销30万辆是门槛,smart并非没有年销30万辆的潜力,然而近20年的努力,smart始终不成气候,归咎几个最粗浅的原因:

1、制作成本太高20年前精品小车还不流行,消费者花超过1万欧元买辆不到3米的小车是件奇怪的事。(后来虽推出不到1万欧元的版本,但配置阳春到吓人)

2、安全是奔驰级的,维修保养费用事奔驰级的,但故障率奇高,抖动的三缸发动机与糟糕的ATM变速箱可不是奔驰级的,太多负面口碑是后期经营的障碍。

3、当年DaimlerChrysler是个大杂烩集团,奔驰初代A/B级跟SmartForFour都是用日本三菱廉价小车Colt技术,smart为了丰富产品线推出的跑车、敞篷车与四座掀背车,后来证明全部失败。

4、除了产品策略跟品质摇摆不定,最大原因还是生不逢辰,罗马与巴黎占ForTwo销售比重最重,说明了smart的品牌特性,然而在这两个城市之外,很多需要ForTwo的地方的人都买不起ForTwo。

smart市场表现平庸,从年至今没有明显起色。年smart全球销量不到13万辆,而作为对比,宝马旗下的MINI已经实现了36万辆的年销量。

惨淡的销量、年年亏损,让smart成了戴姆勒及奔驰财务报表上的拖累。然而,在戴姆勒董事长兼梅赛德斯总裁蔡澈(DieterZetsche)博士的支持下,亏损的smart得以保留。

但是,年9月戴姆勒集团宣布蔡澈将于年5月22日的年度股东大会上卸任CEO的职位,由研发总监康林松(OlaKaellenius)接任。

康林松对smart的态度和蔡澈不同,他认为smart会拖累集团财报。戴姆勒新的领导层想尽快出售这个棘手的品牌。

吉利为什么要买smart?

其一,进一步理顺与戴姆勒的合作关系,好戏在后头。

戴姆勒,尤其是即将接棒在新掌门人康林松手里的戴姆勒,毫无疑问是急于将smart脱手的。

并不只是单纯地由于亏损,这是个历史遗留问题。

本来,小车体、小排量的smart品牌会诞生,就是戴姆勒集团为了平衡奔驰产品高油耗的形象。尤其是近几年欧洲和中国针对新能源汽车的积分政策出来后,smart对戴姆勒的主要贡献更是仅剩抵消奔驰S级和AMGGT跑车这样的高利润率、高耗油汽车的碳排放负积分,避免被征收大排量税。

所以戴姆勒从来就没指望过Smart能帮他们走销量、发大财。(不然谁会容忍旗下品牌一亏就是20多年???)

然而车市发展到现在,Smart也有让戴姆勒再亏不起的一天。

一方面,现在全球车市大环境都不好嘛,奔驰什么的自然也不例外。年,戴姆勒的营业利润亿欧元,大幅下滑22%,税后利润72.5亿欧元,下滑高达29%,全是危机。

另一方面,为了削减研发成本,本来smart的架构和动力总成就都是戴姆勒与雷诺合作的。但现在雷诺不想玩了,打算在年合作协议到期后退出,这就意味着和雷诺紧密相关的fortwo和forfour到时很可能面临停产。也意味着,戴姆勒为smart付出的成本,又要提升。

再加上不像蔡澈对微型车一直怀有个人感情,5月开始的继任者康林松本身就是个微型车反对者,把smart踢出戴姆勒,一直是康林松的小九九。

所以现在吉利愿意拿走一半股权,或将帮助戴姆勒摆脱困境,对于双方来说都是一拍即合的事情。

去年戴姆勒与吉利合资成立了共享出行公司,说是要提供高端专车出行服务,现在smart又成了俩人的共同财产,往近了看,smart非常适合共享出行,有利于巩固双方的上一次合作,往远了看,这一次又一次的磨合,没准就是作为最大股东的吉利在一步步理顺与戴姆勒的关系,给未来更深层次的合作做铺垫。

其二,微型电动车市场,也是吉利缺失的产品线。

吉利熊猫就不提了,还没等到电动化呢就停产了。

但smart不一样。

且不说smart的知名度和品牌力与熊猫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在电动化领域,smart甚至是所有汽车品牌里壮士断腕最果决的“第一人”。

去年年中,smart开会给自己重新定了个位,说是要将自己塑造成为城市版特斯拉,说得更直白点,就是更适合在城市穿梭的电动车。

会开完没多久,smart就在美国立刻停售了燃油车,任是销量立刻开始迅速下滑也绝不“收回成命”;去年11月,smart又在德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lisx.com/jlbz/1222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