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科白癜风医院 http://www.paisufa.com/作者:雷公来源:健识局(jianshiju01)全文字,阅读需6分钟
随着第三批药品集采启动,全国带量采购已进入常态化,不少药企也开始进行人事调整。
8月19日,业界传出吉利德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罗永庆决定离开公司并寻求外部发展的消息,他在吉利德最后的工作日为9月10日。随后,吉利德方面向健识局确认该消息的真实性,相关负责人表示消息属实。吉利德中国方面表示,目前公司日常运营工作一切照旧,新任总经理的招募工作已经启动。另据健识局获悉,在新任总经理入职前,吉利德全球洲际高级副总裁JacopoAndreose将临时负责中国团队和业务。图/视觉中国然而,罗永庆选择离开吉利德仅仅是跨国药企人事变动的一个缩影。今年3月,默沙东肿瘤事业部负责人牟艳萍辞职后出任上海艾力斯医药公司首席执行官;4月,拜耳大中华区总裁黄伟东离职后加入亿腾医药任首席运营官;5月,BMS中国肿瘤事业部副总裁郭安峰离职后加入1药网出任首席创新官;6月,原GE国际业务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职务段小缨宣布辞职。在这一系列跨国药企“离职潮”的背后,是中国医药市场环境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就在本周,全国第三批药品集采开标,共有家企业参加,产生拟中选企业家,拟中选药品品规个,平均降价53%,最高降幅95%。至此,随着国家药品集采进入常态化,中国仿制药市场也进入了微利时代,这势必让曾经依靠过期专利药打“天下”的跨国药企必须要谋求业务转型,专注于新药的研发创新。事实上,研发创新转型、成熟药资产剥离、营销模式转型和“以产品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转型是几乎所有的跨国药企都在实施的转型理念。业内普遍认为,不管是业务调整还是市场洗牌,人才始终是最核心的成功要素。今后跨国药企的业务调整势必会引发中国医药市场的人才大战,与本土药企之间的合作与竞争一定也会越发激烈。抓紧市场布局跨国药企框架调整已不可避免面对由药品集采所引发的市场变革,各大跨国药企已抓紧布局。8月17日,拜耳与华领医药就新型糖尿病治疗药物dorzagliatin在中国达成商业合作协议。根据双方约定,作为推广服务提供方,拜耳将负责该产品在中国的市场营销、推广以及医学教育活动。这一次的合作被业界视为拜耳对自身糖尿病团队的“救赎”。要知道,拜耳旗下曾占据69%口服降糖药市场的重磅产品——拜唐苹,在全国第二批药品集采的现场爆出每片药0.18元的超低价,相比于降价前每盒(50mg*30片/盒)61.92元的价格,集采的价格仅为每盒5.42元。图/视觉中国据拜耳年半年报显示,拜唐苹半年销售金额1.56亿欧元,同比下降54.4%。中国带量采购导致非专利药大幅降价是主要原因。有分析人士指出,在失去了“拜唐苹”的重磅产品之后,拜耳此番与华领医药的合作,不仅要提高在糖尿病领域的利润空间,更为关键的是,还要保证其销售团队的完整性。此前,拜耳处方药中国及亚太区副总裁王彤曾公开表示,拜唐苹在中国的销售团队约是~人的规模,面对药品集采的挑战,如果没有内部的及时反馈和调整,估计一半以上甚至于2/3的人都没工作。不仅仅是拜耳,勃林格殷格翰在本周将旗下爱全乐?、可必特?、思力华?和思合华?在中国将由北京博瑞霖医疗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进行推广。业界此前就已传出消息,勃林格殷格翰自8月1日起,公司现行的东、南、西、北、北京五个大区将合并成南、北两个大区。尽管尚未公布公司框架的调整方案,但业内普遍认为,勃林格殷格翰在架构调整的过程中,人员的调整和优化都是不可避免的。据健识局梳理发现,诺华、阿斯利康、赛诺菲、辉瑞等多家跨国药企在年均调整也了业务模式或者人员结构。事实上,在全国启动药品集采以来,跨国药企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包括鼓励创新、规范行业行为、提升质量和控费等一系列医药政策出台,过专利期原研药长期在中国保持高溢价的时代终结。随着包括鼓励创新、规范行业行为、提升质量、控费等一系列医药政策的出台,仿制药将更多地替代过专利期原研药。业内普遍认为,跨国药企今后要聚焦主营业务,专注于生物创新药才能有溢价空间。产业转型升级药代备案制或将年内出台随着跨国药企纷纷转型,不仅合规的压力逐渐升级,药代备案制也或将在年内出台。今年6月,国家药监局发布《医药代表备案管理办法(试行)》,再次向全社会征求意见。业内普遍认为,药代备案制进入倒计时,药代将全面回归学术本位。在此过程中,不能适应新要求的医药代表将遭到淘汰。按照三明医改“操盘手”詹积富此前的设想,这个过程也正是要革万医药代表的命。国家医保局药价和招采司副司长丁一磊曾公开表示,过医院使用的这个环节,还存在一定的灰色的空间,而药品集采是确保市场供应,企业不需要灰色空间也能保证销量,这是降价空间的来源。健识局获悉,湖南湘雅二院、医院医院向各医药公司通知称,严禁医药代表进入医生诊室及办公室等地,违者将停用该厂家相关药品。8月4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公布《重点领域正风反腐观察深挖彻查医疗腐败》一文中指出,医疗反腐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医院,到临床试验机构、医药研究所,再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关工作人员均被列入严查范围。目前,医药代表作为医药购销链条的执行方,必将成为整风严打的重点对象。有分析人士指出,曾经药企传统营销的模式以及管理思维,已不在适合目前医药市场激烈的竞争。因此跨国药企高管的“离职潮”也是必然现象。亦有行业人数预估,今后可能还会有更多的药企撤销医药代表队伍。但是,这并不表示大批医药代表将消失。很多临床医生认为,新药新技术是非常需要医药代表来推广的,只是现有角色亟待转型和升级。事实上,以疫情为契机,结合带量采购、反腐专项整治持续推进,招采环节的信用制度以及药代备案制等的落地,在市场专业性要求提高之下,万药代中绝大部分将被淘汰。编:逗号END
推荐阅读
你“在看”我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