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架构在车企进阶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提到模块化架构,很多车友会想起一众国外品牌。不过,如今自主汽车品牌也开始推出自己研发或参与研发的模块化架构了,比如吉利。许多车友应该都知道,吉利已经推出了CMA和BMA两种模块化架构,那么这二者的区别究竟在哪?大部分车友可能还不太清楚。用专业的话来说,BMA模块化架构和CMA模块化架构之间仅仅在动力系统和电子模块两方面是通用的,其余的部分全部是由吉利自主重新研发而成。换句话来说,BMA模块化架构与CMA模块化架构之间关联不大,完全上是两个独立的架构,并不存在BMA架构是CMA架构的简化版一说。CMA架构是什么其实,CMA架构主要用于研发紧凑型车型,它可以满足A级紧凑车型到B级SUV车型等不同车型的研发需求。由于继承了有着“世界第一安全”之称的沃尔沃SPA架构的安全性能,所以这套架构所造出的汽车在安全性方面还是很有保障的。据了解,这套架构在领克01上有所运用。BMA架构亮点多而BMA架构在实力上也不弱。BMA架构有四大特点,即支持多类型车型的研发、空间利用率高、支持多种动力搭载,且安全性也很好。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四个特点究竟是什么意思。第一,BMA架构可实现多级别、多类型车型的开发。这套架构主要研发的是A0到A+级,包括SUV、轿车、CROSS车型、wagon和MPV等多种车型。在汽车生产的过程中,车长、车宽还可以根据车型的需要进行调整。可以说,这套架构在汽车生产方面很具有灵活性。第二,BMA架构拥有极致的空间利用率。BMA架构可在车长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对动力总成、悬挂系统、座椅高度、人机工程、零部件布置的优化,最大限度地拓宽车内的空间,大大提高车内人员的坐乘舒适度。第三,BMA架构支持多种动力组合的搭载。据了解,通过开发模块化悬置系统、模块化冷却系统,BMA架构下的车型可搭载1.0TD、1.4T、1.5TD等多种形式的汽油动力和PHEV、HEV、MHEV等新能源动力,更能实现传统动力与新能源动力车型的同步开发和同步推出。也就是说,BMA架构下的车型不仅可以搭载传统的发动机,也可以搭载新能源动力,对于汽车制造方来说,有力地提高了汽车生产效率。第四,BMA架构安全性比较好。据了解,BMA架构下的车型产品的高强度钢比例可达70%以上,热成型钢比例达20%以上,满足了欧标和国标的“五星”安全碰撞标准。所以由它生产出的汽车经撞,对车上人员的安全也有很好的保障。虽然BMA架构的优势很多,但是实际表现怎么样呢?还要从它生产的缤越身上找找答案。缤越具有68.7%的轴距利用率,车内空间近乎达到了紧凑型SUV的水平;并且,这款车还搭载了1.5TD涡轮增压发动机和7DCT湿式双离合变速箱,可实现百公里加速时间7.9s,油耗6.1L,换挡时间0.2s的超高性能表现。有力地体现了BMA架构的优势。BMA架构与CMA架构的不同之处从上述的描述中,我们也能看出,BMA架构与CMA架构有很大的不同,且不同点主要集中在两点。其一:研发方不同。CMA架构是由吉利与沃尔沃联合研发而成的,而BMA架构是由吉利汽车自主研发而成的。从研发方的转变上体现了我国自主品牌车实力的进阶,实在令人欣喜。其二:定位不同。BMA模块化架构定位为小型车型,而CMA模块化架构则定位为紧凑型车型,所以,BMA架构并不是CMA架构的删减版,甚至可以说,它们两者互为补充。这两套架构的存在帮助吉利汽车填补了紧凑型车型与小型车型的研发领域,拓宽了吉利汽车的市场布局,也极大地提升了吉利的生产实力。总而言之,BMA架构与CMA架构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而且,BMA架构在研发小型车上具有四大优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车型产品的竞争力。可以说,看到国产车能达到现在这样的水平,实在是令人感慨,国产车真是崛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