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域训练中(ErenShaun)
当我的朋友Lucy告诉我,她的儿子Shaun要和同学一起横渡英吉利海峡时,我赞叹了几句,并没有细想。而当我再次看到他们在社交媒体发布的消息以及为慈善机构募捐的链接时,突然想起了中国的长距离游泳健将张健横渡英吉利海峡的事儿。那是在我刚到英国留学没两年的,记得我的同事们随着中央电视台的大批人马前来英国直播这一盛事。这样一联想,我意识到这两个十七岁的少年即将要做的,是多么勇敢和具有挑战的壮举。
可以说我是“看着”Shaun长大的,我们是隔街邻居,从北京搬过来的那一年,就在夏令营里遇到了他们一家。我们的孩子小时候经常一起玩儿,游泳,弹琴,聚餐。他真的是最最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你可以想象到的一个好孩子的所有品质,随便挑选,拿出来都可以用在shaun的身上。
每次无论在我们家还是他们家,我都喜欢听他弹一曲。他钢琴8级,萨克斯8级,各个学科门门是优,还是铁人三项比赛的爱好者,游泳、骑车、跑步全部都是自觉训练。他懂社交、有礼貌,还喜欢学中文,参加学校很多社团的活动,还利用假期时间辅导学生以及做其他的事情赚些零花钱......哈哈,典型的全面完美型。
Shaun和弟弟小时候常和我的孩子在一起玩儿,图一图二是在布莱顿华协会中文学校的表演
在做了简单的调研后,我的触动更加真切。他们不是年龄最小的、但应该是历史上第一对在校学生横渡英吉利海峡。虽然他们是别人家的孩子,但是敢于选择有如此难度的横渡海峡来挑战自我、以及为YongMinds慈善募捐的真情,深深地打动了我。
前几天,在他们训练完后,我采访了他们。
虽说我的公号是影响不大的自媒体,但是相信朋友们的转发和支持会帮到他俩实现梦想,也能真正帮到那些受精神疾病折磨的年轻人。
缘起和挑战
Shaun和Eren是BrightonCollege12年级的在校学生,去年11月的某一天,在排队午餐时,Shaun问Eren,你想不想和我一起横渡英吉利海峡??
Eren一直就是一个游泳爱好者,也曾想过横渡英吉利海峡,不过他认为那应该是将来成年后某个时刻的事儿,没想到就这样在Shaun的提议下要提前实现了。随后,他们也问了其他几个朋友,但很快都明确不会参加。
但是,他们却得到了学校老师的支持。因为就是在前两年,学校有两位老师成功地横渡了英吉利海峡。他们不仅认为他俩可以胜任挑战,而且答应提供给他们所有宝贵的一手经验和具体支持。
试问一下,如果你的孩子有了这样的想法,你会怎样呢?你会找一大堆理由阻止么?你会花时间和精力陪练么?你会为他们花费一笔不小的费用来完成这项壮举么?
我想,也许大部分的家长都不会支持吧?从安全和风险的角度,从时间和临近毕业的角度......所以,我也应该给他俩的父母一个大大的赞吧!
准备下水训练
快速普及一下,英吉利海峡是分隔英国与欧洲大陆的法国、并连接大西洋与北海的海峡,长公里,最狭窄处又称多佛尔海峡,仅宽34公里。英国的多佛尔与法国的加来隔海相望。
横渡英吉利海峡所面临的困难是:距离长、水温低、天气变化引起的大风大浪,以及每隔6小时左右在大西洋与北海之间来回一次的海潮。这其中最大的障碍,则来自海水的冰冷。据悉,失败者当中,约有80%是因为体温降得过低而不得不中途退出。而且,英吉利海峡是世界最繁忙的海运通道之一,每天会有多只各种货运、游艇通过。
中国的张健当年横渡英吉利海峡用了11小时56分,长度是33.8公里,单人横渡的平均用时是13小时33分,接力横渡的平均用时是12小时46分。
从去年12月开始,他们两个就已经开始在海水中训练,每周最起码两次,每次在海中的时间是半个小时。冬天的海水非常冰冷,加上海风,他们回忆说,在最冷的时刻,他们也曾经一度怀疑自己,真的要继续么?不过很快,迎接挑战的决心以及支持YongMinds(为青少年精神疾病所创立的慈善机构)的愿望取胜,给了他们更强的力量和信心。
之所以选择这家慈善机构,不是因为他们自己受到困扰,而是他们意识到,在身边,就有因为lockdown而引发的精神疾病在困扰和折磨着和他们一样年纪的青少年,他们希望这一举动可以真正帮助到那些遭受病痛折磨的年轻朋友。
在布莱顿栈桥附近训练归来
也幸亏是从冬天开始了训练,现在海水温度逐渐回升,他们也在一两个月前,把在海水中训练的强度从半个小时增加到一个小时。在今年七月底他们真正要横渡海峡时,他俩将会接力游,一人在海水中游一个小时,另一人则在船上保持体温和能量补给,再接力下一棒,按照规定,不可以穿保暖泳衣。
我原以为两个人的接力赛应该容易些,他们说其实不然。两人的接力甚至比单人游更难,因为每次上船,体温刚刚恢复就又要下海重新适应海水的温度,加上在船上更容易有晕船现象,这样反反复复地反而增加了适应难度。我在英国海峡游泳协会的